【撰文/林衍億】 歐式文化的啤酒早已深入台灣的街巷中,其中,尤以比利時啤酒堪稱歐式啤酒的最大宗,
許多比利時自製品牌,都是歐洲啤酒競賽的常勝軍。目前在台灣至少可以喝到二百多種的比利時啤酒,五花
八門的種類令人難以取捨,卻也是喝慣了台灣啤酒、海尼根等量產啤酒之外,另類而豐富的其他選擇。
要談這類近年來甚為風行的比利時啤酒,得先談談製作啤酒的基本原料。 啤酒原料主要有四種:麥芽、水、
啤酒花及酵母,因各地口味風俗、氣候、配方等方面的差異,誕生出截然不同的啤酒。例如位處亞熱帶的台灣、
東南亞,因氣候炎熱,口感需求上偏向以清淡口味為主,而北美與歐洲這類偏北半球較寒冷的地區,自然以釀
造高酒精的濃厚啤酒為主。
釀造法 比利時活潑富變化
若從啤酒的釀造方式來看,主分為Lager及Ale兩種。Lager主要以攝氏八度至十二度的底層酵母發酵,之後保存
在攝氏零度至四度的環境下,所以酒體較為清澈,口感清新,台啤、海尼根等罐裝啤酒皆屬Lager系列。
而Ale的酒體與酒色則多彩多姿,口感層次豐富,利用攝氏十二度至二十度的上層酵母發酵,因酵母菌較耐高溫,
啤酒能保存較久,風味也隨著存放時間多寡而有變化。 Ale中的啤酒代表莫過於比利時啤酒。大同大學釀酒教授
段國仁形容,同樣是Ale釀法的啤酒,「德國釀酒較死板,比利時啤酒卻不受拘束,放任地去釀。」德國人製造
的啤酒原料與釀造程序雖然大同小異,且境內也有千餘種不同的風味,但德國人嚴謹的民族性,所釀出來的啤酒,
在啤酒行家眼中,就是不如花樣活潑的比利時啤酒,能夠不拘泥於 釀造原料的多寡,才能誕生出變化多端的啤酒口味。
要提比利時啤酒,不能不提修道院啤酒。世界上只有七個掛上Trappist字號的啤酒廠,除了荷蘭有一家Ta Trappr外,
幾乎全集中在比利時,分別為Westmalle 、Westvleteren 、Chimay 、Rochefort 、Orval 和Achel,這六家修道院
的啤酒,都是遵循古法釀製,現在已全引進台灣,值得在夏日嘗鮮。